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左心耳封堵的治疗进展

秦永文 白 元 上海长海医院

作者:  秦永文白元   日期:2011/2/24 10:39:26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因房颤导致的卒中其栓子大多来自于左心耳,左心耳特殊的解剖结构导致其内血流滞缓容易形成血栓,因而预防栓塞事件成为房颤治疗的重要方面。

左心耳封堵的必要性
     因房颤导致的卒中其栓子大多来自于左心耳,左心耳特殊的解剖结构导致其内血流滞缓容易形成血栓,因而预防栓塞事件成为房颤治疗的重要方面。
    长期以来,华法林一直是房颤抗凝治疗的基石,但是由于华法林的治疗窗口较窄,其药理作用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一些新型的抗凝药如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抑制剂Tecarfarin;Xa因子直接抑制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等逐步面世,但这些药物导致的出血并发症仍较为常见。
    由于左心耳是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在对风湿性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狭窄患者施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术的同时切除左心耳可使卒中的发生率降低。目前的外科左心耳手术治疗分为经胸直视下切除/结扎左心耳,以及经胸腔镜切除/结扎和应用封堵材料经心耳穿刺封堵左心耳。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及器械的发展,2002年Sievert等,最先给不适合长期抗凝治疗并有脑卒中高危风险的慢性房颤患者植入PLAATO封堵器,术后1个月经食管内心脏超声随访证实封堵器无移位、破损,其心房面光滑,无血栓形成。这提示,经导管植入左心耳封堵器可行,可以作为封堵左心耳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一种方式。
左心耳解剖形态学和左心耳血栓影像学的研究进展
     左心耳是心脏在胚胎时期原始左心房的残余附属结构,耳缘有锯齿状切迹,其内有梳状肌及肌小梁,表面不光滑,这也是容易在左心耳内形成血栓的基础,近年来许多专家对左心耳的形态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可以更好地对左心耳内血栓做出诊断,同时由于更为详细地了解了左心耳应用解剖结构,从而可以更好地对左心耳外科封堵或介入封堵治疗做指导。
    超声心动图一般选择心底短轴和左室长轴切面来显示左心耳结构,然而在这两个切面显示左心耳内的血栓较为困难,有时可能仅提示左心耳内云雾状回声,仅从某一切面观察,可能把正常的分叶、分隔左肺上静脉与左心耳的膜状或嵴状组织或者梳状肌误认为血栓。而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能清晰观察左心耳内发达的梳状肌,并能与血栓作出可靠的鉴别诊断。目前广泛开展的彩色TDI和造影剂显影以及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较好地测量左心耳的容量并对其收缩功能做出评价。
    多层螺旋CT因其具有较好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特别是目前前瞻性的心电门控技术的应用,该检查手段也在房颤患者左心耳内血栓的评价中得以应用。增强MRI也可用于显示左心耳内小血栓与血流淤滞的情况,国外的研究显示,血流淤滞时,增强MRI可以发现左心房内血流信号相对增强,高密度的团块与左心房壁及左心室壁均有一个相类似的高回声信号。若应用3-DR序列,其信号强度会明显增加,从而更能成功地分辨出左心房血栓。
外科手术闭塞左心耳的效果评价
    TCT2010会议上,Itzhak Kronzon教授认为目前针对闭塞左心耳的两种的外科技术(闭塞术采用缝合或钉合、切除术包括切除和缝合或钉合)经常会出现术后左心耳闭塞不完全。在 Cleveland Clinic研究中,切除是最成功的方法(失败率为23%),钉合闭塞成功率最低。Kanderian在2008年的研究中发现137例行外科闭塞术的患者,术后经TEE证实的未完全闭塞率高达60%,切除、钉合和缝合三种术式比较,切除术的闭塞率最高,术后残余心耳组织引起的血栓发生率最低。随着器械研究的进步,新型左心耳闭合夹的使用更是提高了外科手术闭塞左心耳的效果。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的研究现状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治疗应用于人体最早开始于2001年8月,欧美多家中心使用PLATTO装置进行左心耳封堵。2005年mayo医学中心牵头了使用WATCHMAN装置进行左心耳封堵的研究,即PROTECK-AF研究。该研究显示,封堵治疗组的主要有效终点事件发生率和主要安全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华法林组。其他的新型装置还包括镍钛合金的coherex封堵器、AGA公司的心脏塞(ACP装置),Amplatzer心脏塞是一个与伞形圆盘相连的远端塞体,在X光透视下它能多次重新定位,Amplatzer首次人体注册研究已经入选43例患者,植入成功率是96.4%,24小时内发生的几种并发症包括严重心包积液或者心包填塞、器械栓塞和卒中。随着材料科学的进步,可吸收的左心耳封堵器也在研究之中。国内在左心耳封堵治疗方面也有相应的研究器械问世,2006年我院设计了草帽形的左心耳封堵器,南京医科大学孔祥清教授也研发了新型可自动固定的左心耳封堵器,并均完成了动物实验。
    虽然经导管左心耳封堵的应用逐年增加,其相关的手术并发症及不良事件也有较多报道,人们开始关注这项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同时,这项技术相对复杂,需要进行房间隔穿刺,操作者需要进行严格技术培训并通过学习曲线。PROTECT-AF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在大的医学中心、由有经验的介入治疗医生进行手术,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12.3%,尤其是在左心耳植入封堵器之后仍有卒中事件发生。此外,在PROTECT-AF研究中发现有30例患者在其植入封堵器后左心耳仍可见到血流。然而,在排除了早期并发症外,经导管封堵左心耳这项技术安全、有效,可以获得与华法林治疗同样的疗效。
展望
    经导管介入因相对简单易行、创伤小,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其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明显影响其总体疗效。通过不断改进封堵装置、严格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术降低介入疗法的早期并发症,将明显显现出其有效的治疗作用。封堵治疗成功的患者,绝大部分可以停用华法林。因此,左心耳封堵技术可为不适于接受华法林治疗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版面编辑:沈会会  责任编辑:张衡



左心耳封堵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